文化|中国风筝的传说故事你知道多少呢?
世界杯意大利阵容 2025-05-27 05:52:25
后来 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后人进而发展改进,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 传递信息的工具;而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 纸来裱糊风筝。
到了宋代的时候,放风筝成为人们 喜爱的户外活动。
宋代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 “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
北宋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 《百子图》里也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风筝文化
中国的风筝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古人们不仅创造出凝聚着 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 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
风筝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也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 渗透着中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为人们喜闻乐见。
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随处可见的寓意吉祥的图案和文字有 “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些图案和文字无一不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构造形式
风筝的形状主要是模仿大自然的生物,如 雀鸟、昆虫、动物及几何立体等。
而图案方面,主要由个人喜好而设计,有 宣传标志、动物、蝴蝶、飞鸟等,琳琅种种。
风筝的建造材料除了丝绢、纸张外,还有塑胶材料。骨杆有竹篾、木材及胶棒。有人设计出一种无骨风筝,它的结构是 引入空气于绢造的风坑之内,令风筝形成一个轻轻飘的气枕,然后乘风而上。
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及日本等,亦有一种大形的风筝,每到风筝节就将它放到蔚蓝的天空,该等风筝之尺码由十至二十尺不等。
制作方法
普通风筝的做法一般是采用 竹子做骨架,纸做肉,也有用丝绢、尼龙布、马拉纸等复合材料制作的。
纸和丝绢为一般传统风筝的制作材料, 其着色鲜艳亮丽,更能体现中国风筝的魅力。但是纸易破,丝绢又贵,所以现代科学的产物—— 尼龙布和塑料膜,成了制造风筝的新材料。
做好的风筝可以 涂上你喜欢的色彩, 镶上花边,或者系上丝带,挂上纸环。虽然适量的附件不能影响风筝在空中的飞翔,但是太多的附件会使风筝的飞翔失衡。
特别说明:图文部分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