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般兵器

世界杯意大利阵容 2025-07-05 18:59:25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2年5月10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十八般兵器" — 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此條目已列出參考資料,但文內引註不足,部分內容的來源仍然不明。 (2022年5月10日)請加上合適的文內引註加以改善。

關於與「十八般武藝」相近或相同的條目,請見「十八般武藝」。

十八般兵器的說法來自十八般武藝,最早見於南宋華岳編的兵書《翠微北征錄》,但是未有具體地列出各種類。中國兵器的種類遠超18這一數量,因此十八般兵器乃列舉最具代表性的十八種兵器概括描述。

目次

1 各種流傳的說法

2 影響

3 參見

4 參考文獻

各種流傳的說法

編輯

今人復原唐代「寶刀」(橫刀)

明朝福建人謝肇淛編纂的《五雜組》列出「十八般武藝」:「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鐧、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1]。」

同樣成書於明朝的《水滸傳》寫到的十八般兵器:「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杈。」

另說十八般兵器:「刀、槍、劍、戟、棍、棒、槊、钂、斧、鉞、鏟、耙、鞭、鐧、錘、叉、戈、矛」等十八種武術器械。

還有一種說法十八般兵器包括「九長九短」:九長是槍、戟、棍、鉞、叉、钂、鉤、槊、鏟;九短是刀、劍、拐、斧、鞭、鐧、錘、杵、棒。

然而最常見的說法是十八般用具: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钂棍槊棒,鞭鐧錘撾,拐子流星。

戲劇中所使用的十八般武藝:三尖兩刃刀、蛇矛、槊、棍、斧、钂、双頭槍、戟、叉、槍、刀、虎頭牌、錘、籐牌、腰刀、單刀、扑刀、杵、劍、鞭、鐧。

劉家良主演的電影十八般武藝所展示的武器分別為:護手鉤、雙鎚、雙扳斧、呂布戟(方天畫戟)、雙刀、單刀、劍、纓槍、三節鞭、雙匕首、雙拐、月牙鏟、單頭棍(鼠尾棍)、大鈀(耙)、籐牌、柳葉刀、三節棍、白打(赤手空拳)、青龍偃月刀(關刀)(此兵器並沒有列出,僅作反射陽光反擊奸角的催眠術)

影響

編輯

在日本江戶時代,受中國的「十八般兵器」或者「十八般武藝」的影響,日本有「武藝十八般(日語:武芸十八般)」的說法,包括劍道、騎術、游泳等,而「十八番(日語:十八番)」一詞更已被用於指代某人擅長的技能。

現代十八般兵器一詞常被作為全套必備用品的代名詞而使用,如「戀愛中的十八般兵器」、「辦公自動化的十八般兵器」,等等。

參見

編輯

十八般武藝

參考文獻

編輯

^ 即現今的徒手搏擊。周亮工《閩小記》:「白打,即今之手搏,名短打者是也。昔日白手不持寸鐵為白戰,武藝十八,終以白打。以白打為終,明乎其不持寸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