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湖:为何国产手机的操作系统都是基于安卓?

中国世界杯足球 2025-05-18 11:06:32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占有率排行第三的微软,由于所占据的市场份额过于小(1%都不到),已于今年年初宣布认输。微软表示,任何仍在使用其Windows 10移动平台(一度被称为Windows Phone)的用户,都应该转而使用iPhone或Android手机。在2019年12月10日,它将停止发送“新的安全更新、非安全补丁、免费的辅助支持选项,或者微软的技术内容更新”。

目前国产手机上搭载的操作系统,不管是小米的MIUI也好,华为的EMUI、魅族的Flyme也罢,都是基于安卓进行自家的深度优化的产品,而非独立的操作系统。打个比方来说,原生的安卓好比一套毛坯房,那相关的定制产品就相当于精装修。

▎成功系统好处不少

一个成功的操作系统对于厂商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参考IOS之于iphone:

首先是不管其他厂商的硬件如何追赶超越,系统层面的优势是一直存在的。抛开系统对比不谈,用户喜欢安卓,有几十个品牌的厂商数百款产品在激烈竞争,如果你更中意ios,抱歉,你只能选择苹果的产品。独此一家,别无分号。性价比对于苹果?不存在的。

其次是应用市场软件生态带来的巨额收益,在2018年第3季,两大应用程序商店收入总额达182亿美元,利润率更是高达90%以上。作为对比,国产手机硬件的平均利润率仅占10%左右。

第三是可以抵御潜在的风险。参考华为目前的境遇。

第四是可以专门针对自己的硬件进行优化,软硬一体,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竞争力。

▎自研系统不好做

时间和资金问题

既然好处这么多,为何大家都没做自家的操作系统呢。

不是不想做,是做不到,或者没做到。

做自家的操作系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投入。

这个投入包括时间和资金两方面。

作为参考,安卓2003年10月立项,2008年9月发布Android 1.0系统,历时5年,资金投入不明。

华为也在自研自家的系统。据网络报道,华为从2012年开始规划自有操作系统“鸿蒙”,意在成为谷歌Android系统的替代品。余承东曾表示,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自己的操作系统,一旦发生了不能够再使用这些(来自Google和微软的)操作系统的情况,我们就会做好启动B计划的准备。然而耗时7年,鸿蒙目前暂时仍未正式上线。网传研发投入近千亿(未经证实)。

研发周期长、投入巨大,在安卓开源不收取专利授权费的前提下,绝大多数厂商放弃了(投入不起,不得不放弃;安卓现成的,又不要钱,为什么要自己研发?)。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放弃了,他们成功研发了自己的操作系统,但是很不幸,他们都在第二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上遭遇到了滑铁卢。

这个问题就是生态。

应用生态问题

智能手机之所以是智能手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它可以运行各种各样的应用来拓展它的功能,现在你自家的操作系统研发出来了,但是相关的应用生态呢?

三星、诺基亚、黑莓等都曾短暂的推出过自家的操作系统,无一例外的死在了应用生态这一环节上面。微软作为桌面操作系统巨头,在这一环节上也未能幸免。用过windows phone的朋友们应该都被这一系统的流畅高效表现所震惊过,但是当你发现朋友安利你的好用APP你死活都无法在微软自家商店找见后,也只能对它说拜拜了。

Windows Phone推出时间较晚,于是出现了如下有趣的循环:

开发者:WP用户还比较少,我先上架IOS和安卓

用 户:WP手机看着不错诶,但是软件怎么这么少啊,好多常用的软件都没有,等它成熟了再看看吧

开发者:嗯?WP用户还是很少啊,用的人这么少,我还得花功夫去移植,不划算,再等等

用 户:嗯?软件还是好少啊,常用的有些都没有。那我为啥还要买WP?

开发者:嗯?用户呢?

W P:???

新的系统的上线无可避免的会出现生态缺失的窘境,如何让海量的开发者愿意在你的系统上发布应用是一个无法回避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所在。

▎现成安卓不用白不用

所以为何国产手机的操作系统都是基于安卓:

1.成功的移动操作系统只有两家,IOS和安卓,IOS不开源不对外授权,只能安卓;

2.安卓开源,免费,市场占有率高,省心;

3.自研操作系统周期长、成本高;

4.即使推出了自家的操作系统,完整丰富的生态难以建立,直接影响到市场占有率,风险极高。

科技轻娱乐,就上“尼斯湖”app!返回搜狐,查看更多